促进中国食品文化李锦记带来世界“家常菜”
4月26~28日,孔子学院汉语教员意愿者岗中培训在新西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正式启动。
自2009年以来,国度汉办就在新西兰设立孔子学院。截至目前,新西兰共有3所孔子学院,分别散布在南北二岛的3所公立大学里。此次参与到岗培训的人数共计147人,其中包括孔子学院汉语教员意愿者以及一局部公派教员。
记者理解到,作为首批支持孔子学院的李锦记与国度汉办的协作曾经走过了整整5个年头。而向海外意愿者捐赠具有当地特征、且颇受本地人欢送采的酱料产品,是自2016年起,李锦记携手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滋味的全新举措。
列席本次开幕式的有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TonyBrowne、国际事务处助理副校长MatthewO’Meagher、中方院长陈雯、国度汉办意愿者工作处处长郭骄阳以及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陈姝。
开幕式上,郭骄阳用中文向意愿者们停止了亲切的问候,当其引见到李锦记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将要带给大家的惊喜时,场下百余名意愿者顿时沸腾起来。关于身在海外的意愿者们来说,李锦记的调味品带来更多的是家乡的滋味和对家人的怀念。“孔子学院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李锦记殷切希冀在国度汉办对全球意愿者的关心中尽一己之力,进一步推进中华饮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2017年,李锦记将继续与国度汉办协作,以‘关心意愿者,发扬中华饮食文化’为目的,以‘思利及人’为企业中心价值观,经过传播舌尖上的美味,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陈姝如是说。
香飘海外——“家乡的滋味”不再悠远
身在异国他乡,家乡的滋味总是让人倍感亲切。不少身在海外的孔子学院意愿者们常会遍寻中餐馆,或者本人下厨,只为尝到那熟习的家乡滋味。
在与李锦记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一位孔子学院的意愿者说,“做饭真的挺不容易,我出国后的第一年会经常做饭,但是想到要每天给本人做不同的菜肴,就会有些累心。而最主要的是,在国外可以买到的食材和国内差异很大,特别做中餐需求的调味料也不容易买到。”
除了食材和调味料不够丰厚之外,在外就餐的高本钱,也是海外的孔子学院意愿者们所面临的一大理想问题。
一位刚到新西兰不久的孔子学院意愿者说道:“我很少在外面吃饭,一个缘由是本人的中国胃不太习气西餐,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外面吃太贵了。我的小目的是本人以后多做一些好吃不贵的中餐。”
记者得悉,早在2012年5月,李锦记就与国度汉办在北京签署了《关心意愿者、发扬中华文化协作备忘录》。在当天签约典礼上,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就向全球孔子学院意愿者捐赠了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便当酱料包,自此,开启了百年酱料企业李锦记与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的协作。“李锦记提供的便当酱料包很适用,只需按步骤操作就好,做法简单,操作便利。比方鱼香茄子、麻辣火锅,有了便当酱料包、一包就OK。”曾在泰国工作时就收到过李锦记便当酱料包的一位意愿者通知记者。
思利及人——关心意愿者不时晋级
经过第一阶段的协作,李锦记留意到各个国度关于携带食品有着不同的规则。例如,新西兰就有号称全世界最严厉的食品入关请求。同时,李锦记向意愿者们统一提供的便当酱料包与他们所在目的地国度可以买到的产品不尽相同。为了可以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更实在地关心到意愿者,李锦记推出了在海外的落地活动中向意愿者提供本地采购、便当购置产品等晋级版的协作方式。
而事实上,此次李锦记为新西兰孔子学院意愿者提供的酱料产品,都是在本地采购、顺应当地食材烹饪需求的“本地货”,包括旧庄蚝油、特鲜生抽、纯香芝麻油和海鲜酱,十分契合新西兰当地以海鲜为主、饮食较为油腻的特征。
意愿者们拿到产品后喝彩雀跃,满怀感谢之情地向李锦记表示感激,局面令人打动。“看到李锦记产品在海外如此受欢送,真的开心又自豪。意愿者们脸上的笑容,就是对一切努力最好的回馈。”陈姝表示,“以美食推行中餐文化,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与世界沟通最美好的方式,这也是李锦记和国度汉办协作5年来经过关心全球意愿者、所希望到达的‘小目的’。”
据理解,从2012年到2016年,李锦记持续向孔子学院捐赠的酱料随意愿者们去往全球各地,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累计直承受益的意愿者到达14000人次,辐射达100多个国度和地域。
李锦记——让世界理解中国之舌尖美味
众所周知,2004年,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目标的孔子学院成立。据公开材料显现,截至2016年年底,在全球140个国度和地域,已树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10余年来,孔子学院共选派数万名意愿者及教员,协助各国展开汉语教学。
创建于1888年的百年民族企业——李锦记一直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任务,努力于完成“有人的中央就有李锦记”的雄伟目的,这个目的与孔子学院努力于传播汉语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李锦记的任务是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而孔子学院又是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李锦记作为一家民族企业,十分希望携手孔子学院将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各地。”李惠中表示。
2012年5月,李锦记与国度汉办签署协作备忘录,自此,李锦记与孔子学院展开了一系列的协作。
2012年6月,李锦记经过创办中国烹饪课堂的方式,为孔子学院意愿者提供中式烹饪培训。这是孔子学院总部初次大范围组织意愿者学习中国烹饪,对进步意愿者海外生活质量以及中华美食文化的海外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3年,李锦记和国度汉办结合制造的《中国烹饪教材》正式发行,教材用中、英、法、西4种言语编写,以视频和书本方式呈现,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地引见了10道中国代表菜肴和饺子的做法。经过教材,有效地协助意愿者进步了烹饪技艺,并完善丰厚了全球孔子学院的教学课程。
2014年9月和2015年12月,李锦记先后受邀列席了在北京举行的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启动典礼,以及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并均取得国度指导人的亲切会晤。
2016年12月17日,孔子学院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意愿者岗中培训,李锦记向意愿者赠送了200多份具有当地特征的李锦记产品,其欧洲区担任人还与意愿者们就英国课堂管理、兴趣教学与课堂游戏等停止了充沛的交流。“十分感激李锦记对孔子学院意愿者给予的关心和协助。作为意愿者,在国外做好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很快乐能参与推行中华饮食文化,让全世界经过中国美食和烹饪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喜欢中国。”承受捐赠的孔子学院意愿者代表由衷地说道。
在为期3天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员意愿者岗中培训完毕后,李锦记还受邀和国度汉办一同前往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参观了作为示范点的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该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中国国度指导人的亲切关注,并且被以为是全球运作最胜利的孔子学院之一,在新西兰及整个澳洲推行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交流中作出了杰出的奉献。作为孔子学院示范点,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丰厚的书籍和文化藏品给参观者留下深入印象,也为此次新西兰孔子学院的系列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就在李锦记成立129周年之际,李惠中表示:“孔子学院意愿者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心意愿者是李锦记的荣耀和义务。将来,百年企业李锦记将进一步增强与孔子学院的协作,为发扬中华文化尽菲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