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选择食物健康“挑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分会等7个专业机构联合下发了“智慧选择食品,享受健康生活”的“联合提示”,倡导公众科学管理石油,盐,糖摄入,如何“滋养孩子”,享受健康的生活的建议。
仲恺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聪明的选择食物是达到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关键在于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和控制总量录取。掌握选择食物方法的智慧,帮助食物和健康。
联合警报提出了选择食物的几个重要提示,包括食物多样化,注意营养标签,控制食油,盐和糖的总摄入量,并给予少量食物的选择,使用健康的烹饪方法和其他具体的建议,以帮助公众作出明智的选择。
聪慧选择多样化:
每天摄入12种、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食物多样化是完成均衡膳食的根本途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康所丁钢强所长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心提示的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并明白倡议我国居民应当每天食用至少12种食物,每周食用至少25种食物。《膳食指南》提示,能够经过选择多种小重量食物和巧妙搭配来完成这一目的。
“小重量”是完成食物多样化的关键,即每样食物吃少一点、品种多一点。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同颜色的食物搭配以及定期交换同类食物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办法。
聪慧选择的关键是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和控制总量摄入。人们在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至少摄入25种食物的同时,应留意依照中国居民均衡膳食宝塔的请求,或参照中国居民均衡膳食餐盘的引荐比例,平衡搭配食物。
聪慧选择有参考:
每日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
预包装食品在我国居民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公众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能够经过阅读包装上的营养标签、配料表等,理解主要营养信息,做出合理选择。
“营养成分表”是营养标签的中心内容。其中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为强迫标示的内容,又称“1+4”。其他成分如钙、铁、维生素等信息,由消费企业自愿标示。
营养成分表中最关键的数值是“NRV%”,即每单位食品中(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物)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占“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这一数值是营养学家依据我国居民营养素引荐摄入量推算的。
举例阐明,假如100克某种食物中钠的“NRV%”为21%,表示100克该食物大约能够提供成人一天所需钠的21%。我们能够依据各种营养素的“NRV%”数值,科学搭配食物,坚持营养平衡。
聪慧选择要“三减”:
控制油、盐、糖的摄入
过多的油、盐、糖摄入是影响安康的重要要素,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应特别留意食物中油、盐、糖的含量。养成口味油腻的饮食习气,有助于控制油、盐、糖的摄入。
我国多项安康政策、指南等均倡导“三减”,即减油、减盐、减糖。《膳食指南》中引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越6克;烹调油用量在25—30克之间;添加糖每天摄入不超越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关于油、盐、糖摄入超量的人,要逐步减少摄入,以坚持身体的安康。
链接
聪慧选择有办法
倡议1:小重量
食物多样化请求每种食物的摄入量应少一点,特别关于含有较高油、盐、糖的食物,更应选择小重量、小包装来控制总摄入量。
同时,可将大重量的食物或饮料,与朋友、家人分享,到达“小重量”的效果。
倡议2:运用油壶、盐勺
倡议运用控盐勺、带刻度的油壶来科学管理油、盐的摄入。
倡议3:采用更安康的烹饪办法
尝试蒸、煮、炖、焖、水滑、熘等烹调办法,少用爆炒、煎炸等烹饪办法,以减少油的用量。
运用蒸、煮、生拌等方式,减少用盐,享用食物的自然滋味。
烹饪时能够起锅前放盐,防止盐分渗入食品内部,在坚持同样口感的状况下减少盐的摄入。
运用醋、柠檬汁、姜和其他调味料,丰厚滋味,减少油、盐、糖的添加。
倡议4:参考食品标签,控制油、盐、糖的摄入总量
购置预包装食品时要参考食品标签或产品包装正面的相关标识,同类产品中倡议选油、盐、糖含量较低的。
产品中能否添加了糖,除了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对应的NRV%,还需求查看食品配料表中能否标注了“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浆”等。
对有控糖需求的人,可选择标有“低糖”或者“无糖”的食品或饮料;同时,可选择运用代糖的产品,这样既可减少糖摄入,也照顾了人们对甜味的爱好。
生活中还应理解不同食品的营养特征,比方蛋糕、饼干等食品含有较多油,奶茶、现调饮品常会添加糖,腌制食品盐分较多等。
聪慧选择的关键是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和控制总量的摄入。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安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科学选择食物,合理搭配,与每个人的安康息息相关,为了本人和家人的幸福,倡议大家从如今开端,践行聪慧选择,乐享安康生活。
《“聪慧选择食物,乐享安康生活”结合提示》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康传播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安康教育中心安康传播部、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康教育促进分会、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共7家专业机构基于相关科学根据,结合制定并发布。